Loading...
如果人生真有意义和价值的话,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,承前启后的责任感。——季羡林 人生,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,不仅平常人可以对此大发感慨,学者们似乎也特别偏爱谈人生。什么是人生?也许哲学家们能讲出很多高深的道理,但他们的精辟之论往往玄妙晦涩,离现实生活太远。而《季羡林谈人生》却不同,耄耋老人结合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谈对人生的感悟,话语中正平和,人人皆懂,却又时时让你感到“眼睛立...
这本书是记录了清华园和留德十年后回来,在清华任教的两年,看了才知道,前面那部分单独成书了,叫《清华园日记》,前面那部分我觉得是更有趣的,记录季先生大学时期的朝气蓬勃,满满青春气息,很真实,就连去看篮球也是为了看漂亮女生大腿,嫌弃腿特别黑的,都写了出来,还有借钱给别人的事,很讨厌,等等,后面的留德归国的日记,是真正的流水账式日记,几点起来,几点做了什么事,几点睡觉,然后简单总结一下,我愿称之为...
季羡林先生作为一代文豪,在十年的动荡里确实经历了一场“浩劫”。《牛棚杂记》就是季羡林先生对这一段亲身经历的直白记录。《<牛棚杂记》总述了在文革时期的遭遇,由对西方与中方的地狱描绘写起:“但丁的诗句如同黄钟大吕,但是诗句所描绘的地狱,却不敢恭维,一点想象力都没有,过于简单,过于表面。读了只能让人觉得好笑。回观印度的地狱则真正是博大精深。再加上中国人的扩大与渲染,地狱简直如七宝楼台,令人目...
《走到人生边上》。这是杨绛先生在96岁时创作的作品,读完这本书,我非常惭愧。不仅因为书中的精彩语句,还因为杨绛先生的手稿。已经快要走过一个世纪的老人,她的字迹依旧是那么工整,我在那个时候才明白了什么是“字如其人”。“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。生、老、病、死是人生的规律,谁也逃不过。”杨绛先生在这本书的自序中写了这样的句子,让人清醒了不少。世俗中的人大多看不透人生的意义,总是执着于太多世俗之物,或是...
作者--季羡林适合人群:老少皆宜推荐理由:让你更了解先生,了解我们熟悉的文学大师,他的背后,他的生活中是怎样的一位先生。书中包含了什么:记录了先生童年,少年,青年以及大学的日记是不是一本好书:是原因:先生极为磊落坦荡,他当时考虑了一下,一句未删,他说自己七十年前不是圣人,今天不是,将来也不是,不想去孔庙陪着吃冷猪肉,要将自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,极为难得这样真实的记录。提示:后面的日记部分,就...